鱼没有脚

首先,先解释下献词的这句话,“让日常阅读成为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”,这句话是卡夫卡说的,磨铁的书中有个系列叫大鱼读品,大鱼团队的读书观与选书观便是如此,故而该系列书籍引语都是这句名言。以上是来自于微信读书书友的一番评论,本来我是冲着这句话读的这本书,全书读完没见着这句话的身影,好巧不巧的又在另一本书中发现了这句话,也因此看到了上述评论,才发现被骗了有木有。

   为什么说“鱼没有脚”呢?很抽象的意味,全书没有刻意去解释这一点,仅仅是一句话带过:“你看,没有人能在水面上行走,这就是为什么鱼没有脚。” 疑惑如我,并没能明白作者想传达的意思。好在也有我能够理解的“地方”,大体上故事发生在以下两个地点:凯夫拉维克以及北峡湾,但时间线的错综穿插已经让我脑子成了浆糊,以致于读完了我接不上哪年,谁谁谁发生了什么,真的不敢让我恭维,即便可以简单概括为:过去、现在以及某个具体的年份。

不过即便如此,多数篇幅还是让我印象深刻,原本并没有特意去看这本书是什么类型,讲述的是什么内容,看完之后反而让我获得不小的惊喜,尤其在家庭、爱情、亲人等方面。看过《围城》的人大概都会知道一句话“婚姻就像一座围城,里面的人想出去,外面的人想进来。”当然现在看来不止婚姻如此,生活中很多事都是这样,从他人的角度一定是有利有弊,但我相信个人所做的选择一定是当下自己认为最好的。

 过去-现在-某一年,大概我还是被困在这本书的时间线了,三代人的生活展现在我面前,而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困境,或许是仅仅一次鲁莽冲动,或许是困于每日机械性的重复,或许是没能鼓起勇气  的遗憾,生活似乎从来没有真正如愿,就是那生活中日常的不能再日常的小事,消磨了人的耐心,浇灭了对生活的热情,“假如一辆车抛锚了,你只需要打开引擎盖,检查一下发动机。但假如生活抛锚了,你能打开什么检查呢?” 我不敢想如果只是过枯燥无味的生活,那将是哪般模样,但回过头来好像现在也处于这般状态,始终无法跳出圈。

小时候盼着长大是真的,总以为大人的世界摆脱了小孩子所受年龄的限制,小孩子还不能做到的事大人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,然而到了一定年龄倏忽明白,大人世界的限制一点不比小孩子的少。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:你想把世界和人们的生活送到离天堂更近的地方,我想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,学习钢琴和法语,可现在我却在带孩子,给你煮咖啡,我十年都没去工作了,我的文凭就像过去的一种误解,我感觉自己好像被人从生活中删除了。你思考得更多的是推动你在教会的事业,跻身于凯夫拉维克的教会圈子,而不是让这个地方接近天堂。你曾有过火花;所以我爱过你。这火花似乎早就冷却了;这让我怎么继续爱你?怎么继续和你在一起?

你想把世界和人们的生活送到离天堂更近的地方,我想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,学习钢琴和法语,可现在我却在带孩子,给你煮咖啡,我十年都没去工作了,我的文凭就像过去的一种误解,我感觉自己好像被人从生活中删除了。你思考得更多的是推动你在教会的事业,跻身于凯夫拉维克的教会圈子,而不是让这个地方接近天堂。你曾有过火花;所以我爱过你。这火花似乎早就冷却了;这让我怎么继续爱你?怎么继续和你在一起?

《鱼没有脚》,作者:约恩·卡尔曼·斯特凡松
这里不讨论爱情,不谈论工作,仅仅以生活这一点来指摘,你能做一个“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,依然热爱生活”的英雄吗?我无法拿自己喜欢事物的乐趣去对抗生活中平凡的乏味感,我深知在独孤降临的那一刻,任何人、事、物都无法将它驱散,“每个人都会孤独地死去,我们的存在和安慰也许无法洞穿黑暗,这一点让人感到痛心“。”生活注定无法摆脱愁绪、没完没了的困境和烦闷不堪的夜晚”。

    或许,这终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

    愿你得到幸福;

    考虑到生活的多面